taiwan formosa cities taipei misc taipics22  

第一個月,那學生寫道:「我感受到意識的擴展,感覺與宇宙合而為一。」師父只瞥一下那封信就扔了。

下個月,做學生的又寫道:「我終於發現萬物皆有神性。」師父對此似乎仍大失所望。

在第三封信裡,那徒弟熱切地解釋:「在驚異的凝視中,我揭示了一與多的奧秘。」這時師父不耐煩地打起呵欠。

下一封信則說:「世間無人出生、存在或死亡,因為自我根本不存在。」師父看完絕望透頂。

又過了一年,師父提醒徒弟該向自己報告靈修近況了。

這徒弟回信:「如今我只是老實過日子。至於靈修,誰還在乎呢?」

師父喜極而泣:「感謝老天,他終於開竅了。」

-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狂喜之後》    

~即使最好的靜坐者也有舊時的傷口需要療愈~

對大多數人來說,靜坐練習並不是“萬靈丹”,靜坐最多只是通往復雜的開啟和覺醒之路的重要部分。我以前相信靜坐能導向較崇高、更完整的真理,而心理學、人格和我們自己的“渺小劇本”是個別而較低下的範疇。我希望事實就是如此,可是實際經驗和非二元化的實相本質,都不支持這種看法。如果我們要結束痛苦、找到自由,就不能把我們生命中崇高和低下的兩個層面分開來看。 

對心靈和身體各個部分的覺察,並不能自由滲透到其他部分,對某些部分的覺察並不能自動轉成對其他部分的覺察,特別是在我們深感恐懼或受傷的時候。所以我們常常發現,對呼吸或身體有深刻覺察的靜坐者,卻幾乎完全覺察不到自己的感受,而其他認識心靈的人卻對身體一無所知。 

只有在我們願意把注意力導向痛苦的每一部分時,觀照才能有效運作。這並不表示要陷入個人過去的事件中(許多人害怕會這樣),而是學習如何處理這些事,使我們能真正地釋放自己,脫離過往巨大又痛苦的“障礙物”,這種療癒的工作往往要在與別人的治療關係中,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靜坐和靈修很容易被用來壓抑和逃避感受,或是逃避生活中的問題,很難碰觸到我們的悲傷。許多人否認根源於自己和心理上的痛苦;在真正體驗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過去史、我們的限制時,痛苦是如此巨大,可能比靜坐時浮現的普世苦難更難以面對。我們害怕自己的哀傷,因為我們沒有學會如何將之轉成修行的助力,以開啟我們的心眼。 

我們需要細看自己的一生,並自問:“我在什麼部分是清醒的,而想逃避的是什麼?我是否利用自己的修行來隱藏它呢?我在什麼部分時有意識的,在什麼地方會感到害怕、卡住或不自由呢?” 

許多範疇的成長(哀傷和其他未竟之事、溝通與關係的成熟、性慾和親密、生涯和工作的問題、某些害怕和恐懼、早期的創傷等等),由良好的西式治療處理,會比靜坐更快速、更為成功。這些存在的重要面向不能用“性格問題”就一筆帶過。弗洛伊德說他希望幫助人去愛和工作,如果我們不能去愛、不能為地球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靈修又有什麼意義呢?靜坐對這些範疇也有幫助,可是如果靜坐了一陣子,還是發現自己有問題需要處理的話,就該去找一位好治療師或以其他方式,來有效處理這些問題。  

當然了,有許多二流的治療師和效果有限的療法,但就像靜坐一樣,你必須找出最好的。有許多新的療法是以很強的靈性基礎發展出來的,比如心理綜合法、芮克呼吸法、沙療,以及各式各樣的超個人心理學。最好的治療就像最好的靜坐練習一樣,會運用覺察來療心,關心的主要不是我們的故事,而是恐懼、執著等感受情緒,以及兩者的釋放,並能觀照到妄想、執著的情形、不必要的痛苦。有時候,我們也可能藉由某些超個人心理學的方法,認識到最深層的無我和不執著。 

我們應該用心理治療來取代靜坐嗎?不盡然如此,真正的答案也不是心理治療,而是意識!意識以螺旋而上的方式成長,如果你要尋找自由,我所能告訴你最重要的事,就是靈修總是以循環的方式發展。有些屬於內心的時刻是需要靜默的,接著會有生活中向外的時刻,並把靜默所得的體認整合起來,有時也會需要深入的治療關係的幫助。發展一種自我又放下它,並不會造成問題,兩者都是一直持續下去的。練習靜坐的時候可能進入三摩地和寂靜的境界,接著是體驗到新一層的創傷和家庭過去的問題,然後是極大地放下,接著又體驗到空無,然後又是更多的個人問題。在靈修的背景中,仍然有可能處理不同層面的狀況,重要的是有勇氣面對出現的所有事,如此才能找到我們所尋求的深度療愈-----為我們自己,也為我們的星球。 

總之,必須把我們對靈修的看法擴展到能涵蓋所有生活,就好像禪宗“十牛圖”所顯示的,靈性之旅會帶我們深入森林,也會一再把我們帶回市場,直到我們能在每一種範疇中都找到慈悲,並確定心得到釋放。

~文/傑克•康菲爾德

取自《超越自我之道》第七章

作者:羅勃特‧柯勒斯(Roger Walsh)、法蘭西絲‧方恩

出版社:心靈工坊2003年05月15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療癒 靈性
    全站熱搜

    露西 & 路西無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