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_sun_light-wide  

什麼叫隨喜?

「隨喜」,簡單地說,就是:看到別人的好事、喜事,隨之生起歡喜的心。類似於我們平常所說的,與有榮焉、同聲讚歎、皆大歡喜、分享快樂(閩南話的「鬥鬧熱」也算)。

  舉出幾個隨喜的例子,來做說明:

  (1)別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學,誇他幾句,買隻鋼筆送他。

  (2)同班同學參加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衷心地替他感到高興,分享他的光榮。

  (3)別人樂捐一大筆錢給師父蓋大殿,自己雖然能力做不到,卻逢人就稱讚他的殊勝功德(難能可貴)。

  就(1)來說,如果不「隨喜」的話,滿心嫉妒,又是何等的不快!

  就(2)來說,只要把心胸放寬,心想:既是同班同學,而我是班上的一分子,所以他的榮譽就是我的榮譽。如果不如此想,那麼班上的同學,今天這個得英文演講優勝;明日那個又得數學競賽冠軍,那你豈不是天天都覺得不舒服?何苦如此呢?

  就(3)來說,自己的師父要蓋大殿,好讓很多人來拜佛、聽經、聞法,我們自己的經濟情況不許可,那麼讓別人來慷慨解囊,讓佛殿早日完工,豈不是美事一樁?

「隨喜」是需要雅量的、需要智慧的。不了解「人我一體不可分」的道理,就會有「我相、人相」,眼晴裡再也容納不了別人的存在。對於別人的成就,再也不肯給予正面的評價與肯定了。

能「隨喜」,才能快樂,因為懂得隨喜的人,天天都在分享別人的榮譽、成就與喜悅,自己當然也快樂無比。模仿聖經上的口吻,就是:「隨喜的人有福了」。因為他能敞開心胸,所以能分享別人的喜悅,進而使自己獲得快樂。

隨喜跟「羨慕」並不完全相同,隨喜是內心完完全全地接受與認同;而羨慕還有些兒甩不開──帶點兒遺憾和渴望,並不是百分之百的祝福和分享。當然,這是因修學境界的高低不同,所以引發內心的感受也有不同。

什麼叫隨緣?

「隨緣」簡單地說:就是隨順機緣的變化,不要加以勉強。類似平常我們說的:「隨遇而安」、「順其自然」。舉出幾個隨緣的例子:  

水隨風吹的「緣」,而揚起波浪。(自然而然)  

佛度有緣人,應機而說法。(並不強迫推銷)  

戀愛時,用盡心機,使盡氣力,還是追不到,只有放棄,另起爐灶了。(面對事實)

  就(1)來說,風吹海面,自然會起浪的,如果你硬要它「水波不興」,那麼你不是失望,就一定會心生懊惱。

  就(2)來說,無緣的眾生根本聽不進半句佛法,如果你硬要他信,那可能招來反效果,甚至斷了他今世的佛緣。所以佛說法,都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說出最適合他們的道理。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就(3)來說,盡力而為之後,對方仍不領情,那又何必強求呢?如果不死心,自古多情空遺恨,只有自己痛苦;至於不擇手段「騙」到手,損人害己,又怎會幸福?

「隨緣」並非「坐以待斃」或「聽天由命」,而是在事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之後,平心靜氣地接受它的「結果」─無論成功或失敗,都以平常心坦然加以接受。

  為什麼失敗了也要平心靜氣地接受?因為自己既已盡力,則問心無愧,又有什麼遺憾呢?何況凡事不必以成敗論英雄──成功者不一定比失敗者偉大。而做一件事,其中最甜蜜、最有意義、令人覺得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就在奮鬥、努力的過程。再說人只要盡心盡力,「成功又何必在我」呢?

  因此,「隨緣」可以說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積極人生觀。

誰才能做到「隨緣」?當然是深切了解因果法則的人。這種人才能豁達、樂觀、積極、奮發,知道天地間不變的法則是:「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任何事除盡心盡力之外,只有順其自然,不能絲毫加以勉強的。

記住:沒有智慧的人,不明因果的人,事先不努力的人,是沒有資格談「隨緣」的!

 

網路泆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西 & 路西無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