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間師善知識說 (144)
- Mar 25 Tue 2014 00:14
握著筆的手,再柔軟, 有了念,就一瞬成劍。Husky
- Mar 24 Mon 2014 08:05
台灣是我們的家,彼此尊重,台灣加油!
- Mar 24 Mon 2014 03:24
你所需要的,是愛。~披頭四 ALL YOU NEED IS LOVE~THE BEATLES (LOVE ALBUM)
- Mar 24 Mon 2014 01:05
(轉貼)聖經裡最奇妙的十種溝通方法
1、傾聽,不要打斷Listen without Interrupting.靜靜的聆聽,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內心謙虛的表現。你若愛他,就多聆聽!“心傲是滅亡的前導,心謙是光榮的前驅。”(箴言18:12)
2、說話,不要指責Speak without Accusing.不要養成指責他人的習慣,尤其是在尚未弄清事情原委之前。很多人做錯事情后,更渴望得到接納,而不是指責。就像你在犯過錯誤之後,所渴望的一樣。你若愛他,就不要指責!“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應知道:每個人都該敏於聽教,遲於發言。”(雅各伯書1:19)
- Mar 23 Sun 2014 02:25
(轉貼)世界百大精神人物薩提斯.庫瑪(Satish Kumar)談「多元整全教育」節錄
- Mar 23 Sun 2014 01:58
(轉貼)一個野百合父親寫給立法院女兒的一封信 蔡淇華
"「這裡的老師不要我用台灣二分法的方式寫作文,老師告訴我,說服別人時,除了證明自己對之外,也要承認另一方也有對的部分,這樣邏輯才對,也才能,得分!」
在服務的學校裡,同事往往意見不合,就用不修飾的語言傷害對方,彼此仇恨一輩子。一位大學一起編校刊的戰友,現在每天在電視的談話節目上,用充滿恨意的語言來評論政治。這24年來,我發覺,禮貌的消失,二分法的廉價辨證,造成國人互信不足,合作退化,溝通常是空轉與內耗,潮打空城,共力難得。"
確實,I would say :情緒性與二分法,對台灣整體無益。為了台灣的未來,這是很嚴肅的事。 Lucie
- Mar 22 Sat 2014 07:36
從古至今,歷史往往證明,千萬別忽視正、反兩派意見之外的那一方~Lucie
- Mar 22 Sat 2014 03:03
靈魂之心-情緒的覺察~地球學校
- Mar 19 Wed 2014 03:24
有關服貿,寫給台灣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的一封信 Lucie
- Mar 15 Sat 2014 01:49
世界就像一座山。你會接收到的甚麼樣的回音,決定權都在你自己。蘇菲詩人魯米
- Mar 14 Fri 2014 04:21
小故事,大寓意:佛陀的三道門
- Mar 14 Fri 2014 04:15
小故事,大寓意:黑色鵝卵石~最複雜的問題亦有解決辦法
- Mar 14 Fri 2014 03:07
小故事,大寓意:有深度的故事
1、家裡離公司很遠,為了上班方便,老公和他的秘書Mary合資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個公寓。一天,老公邀請妻子去他們租屋處吃晚飯。飯桌上,妻子一直注意老公與女祕書的互動,老公也發現了妻子的眼光。
於是主動跟妻子說明: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Mary和我是純粹的上司與下屬,絕對沒有別的。
一個星期後,Mary跟老公說:自從你老婆來吃過晚飯之後,我就一直找不到我那把純銀的湯匙,你覺得會不會是她拿走了?
- Mar 14 Fri 2014 02:24
妳有權以自己的方式長大~一位外商女上司寫給辦公室23歲新鮮人女孩的信
Hi!親愛的辦公室新鮮人小姑娘:
就在剛才,在洗手間裡,我聽出了在隔間裡傷心哭泣的人是妳。回到我的辦公室,面對電腦上瞬間湧入的十多封郵件,我突然發現即使最好的現磨咖啡也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於是我開始給妳寫這封信。
- Mar 06 Thu 2014 02:10
快樂應該超乎環境 ~ 劉大偉(旅美華裔動畫家,年僅19歲就進入好萊塢)
曾經製作過《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花木蘭》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動畫電影的劉大偉,在一次轉換工作時,患有嚴重的恐慌症,每天活在黑暗中...
華納3倍薪挖角 恐慌卻上門突襲
- Feb 23 Sun 2014 03:44
甘地(Mahatma Gandhi):「你自己必須成為你在世上想見到的那個改變。(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甘地(Mahatma Gandhi):「你自己必須成為你在世上想見到的那個改變。(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你想要世界變成怎樣,自己先成為那樣吧。 共勉
- Feb 22 Sat 2014 02:28
你呢?你何時要展開回歸自己的長途旅程? ~魯米
- Feb 16 Sun 2014 01:11
走出悲情,接上生命的喜悅~雷久南
兩年前當我第一次見到一位作曲家的鄰居「德」時,他談到心愛的女兒不久之前自殺,兩位姐妹也相繼過世,當時我能分享的是史丹勒博士所寫的關於如何與死亡的親友保持連繫和將祝福與愛送給在靈界的親友。最近看到「德」時,他顯得比以前開心,一問之下他說他活的很好,財神爺也照顧他。
我好奇的問他是什麼過程讓他從悲傷中走出,他說他接觸到來自靈界的資訊,明白生命的永恆和心念相吸的原理,開始在生活中實踐,將注意力放在正面積極想要的,而不是卡在難過、恐懼、憤恨的。
- Feb 12 Wed 2014 03:09
“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